沈帥青:售剩食有商機 企業基層雙贏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7/02/02 08:00

最後更新: 2017/02/02 21:45

分享:

分享:

作者Facebook專頁

可樂、果汁軟糖、能量飲品,本地垃圾站久不久就放滿一箱箱的過期食品,網民知悉後總會爭相拯救。參考外國經驗,剩食實有龐大市場,香港或只待有心人把握商機,即能締造多贏局面。

丹麥慈善團體DanChurchAid去年初於哥本哈根開設全球首間主流剩食超市Wefood,靠傳統超市、進出口商及製造商捐出過期或包裝破損食品,再由義工收集,售價能較平常便宜3至5成。Wefood得到政府、皇室、商家等各方支持,不止吸引掃平貨的草根階層,關注社會議題的市民也是其核心顧客,每天排隊支持。超市早前已於哥市設置分店,今年計劃落戶次大城市奧胡斯(Aarhus),還有餘力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慈善項目。

英國也有相類店舖市,各有經營特色,卻同樣辦得有聲有色。Real Junk Food項目原僅收集和分發剩食予學校,去年暑假物資卻以每日2至10公噸驚人速度堆積,創辦人遂決定在列斯邊陲的貨倉內營辦超市,讓買家自定價格,現已準備擴展至另外兩市,長遠旨在擴展至當地每個城市。

早年被裁後投身零售界的英國人Dan Cluderay,或對信奉市場機制的香港最有啟示。Cluderay知道大企業注重名聲,就開設Approved Food低價收購本來直入推填區的問題貨品,或逼近、超過「此日期前最佳」(Best Before),或印有已完結的比賽和優惠等,再以正常貨一半價格出售,利用Facebook專頁,即使小眾貨物如蕁麻茶(Nettle Tea)也能找到瑞典、德國等地大量買家,前年總營業額高達425萬鎊(約4,169萬港元)!

丹麥當初修改了不少法例,Wefood才能面世,但香港已有一定法制基礎推出逾期超市。現時一般不易腐壞的食品,如罐頭和麵包,在港只須標明「此日期前最佳」,商家只要確保食物仍然適宜食用,即能合法出售。

本港食安中心明確指出,過了期限只代表食物質素「可能不如前」,如麵包會變得乾硬,聯合國不久前更曾炮轟,相關日期的訂定近乎任意,若能同時扭轉超市揀擇的外觀政策,足以令全近10億飢民溫飽。

過去偶有聽聞超市為免便宜拾荒者,竟向剩食、次貨淋水甚至漂白水。就算港府未必需要像法國般強硬禁制超市浪費,亦應當考慮引入類似美國《Bill Emerson好撒瑪利亞人食品捐贈法案》(Bill Emerson Good Samaritan Food Donation Act),以免責條款保護和鼓勵商企、農夫真誠捐出食物。

人人皆可靠看、嗅、摸來確認食品質素,過了期限的其食品風險甚低,Cluderay指2008年營業以來未曾接獲任何投訴,美國2013年的研究亦顯示捐贈法案通過17年間,法庭亦不曾接獲相關訴訟或援引此法,更足證逾期超市確是大有發展潛質。

撰文 : 沈帥青

欄名 : 沈帥青